因特网的评价指标

性能指标

6b110034-e511-4e80-ae5d-11cfaec5bac2

24206476-7730-4e3e-bb38-a63c7df5be74

1) 速率:因特网终端最终发出接受的信号基本都是数字信号,其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(bit),即1位的二进制数0或1。因特网速率的单位是比特/秒,即bit/s,也写作b/s或bps(bit per second);

2) 带宽:传统模拟信号中的带宽是指通道能接受的频带宽度,单位是赫兹,这是种频域的观点。对于因特网而言,带宽基本上和速率一定程度上等价,速率是种时域的观点;

3) 吞吐量:即单位时间最大可通过信息量,其单位也是速率的单位,有时还会用帧每秒表示;

4) 时延:时延是数据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,分为如下几种。前两种最重要。

4.1) 发送时延:定义是“端或交换机发出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”,这里把数据帧当成连续的一些bit即可。也就是说发送时延等于“即将发出数据帧的第1个bit”到“发出数据帧的最后1个bit”之间的间隔时间。发送时延通常仅关于发送设备本身,和外部的链路、传输距离等无关;

4.2) 传输时延:传输时延就是信号从通道的一段到达另一端的时间,这个概念和速率可能会混淆,这里通过上图的物理类比进行说明。如图所示的AB、CD两个“通道”,它们的吞吐量/带宽/速率是相等,现在A和C打算发出一份同样内容的数据。虽然他们的速率是一样的,但是由于通道的“长度”不同,他们的到达时间是不同的。这样就能区分开传输时延和速率的区别了,用带宽描述速率有些时候会显得更准确;

4.3) 处理时延:与发送时延相对,是端或交换机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帧消耗的时间;

4.4) 排队时延:对于交换机而言,其除了可同时有发送时延和处理时延,还可能因为“排队”产生时延,因为交换机上不止维护一个通道,这样不同通道间可能会造成“阻塞”;

5) 时延带宽积:即传播时延与带宽的乘积。这个指标反映的是一个“通道”在同一时刻可容纳的最大bit数目,也就是这是一个和时间无关的反应通道容量的指标。这个指标同样可以借助上图进行直观化的理解,带宽可类比为通道的截面,传播时延可类比为通道的长度;

6) 往返时间:同一个通道的A,B两端。A发送数据到B,B发送数据到A的一个来回的时延;

7) 利用率:利用率分为如下两种:

7.1) 信道利用率:信道即上面所说的“通道”,其定义是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。考虑到分组交换的作用,利用高的时候,包就更多,更可能发生排队延迟。这样从统计上来看,信道利用率高会导致更高的时延。数学上的排队论给出了近似公式,其大致上如上图所示。所以说如果一个信道长期利用率高,应当考虑扩容,这一点是比较特殊的,因为别的东西大多都追求高利用率;

7.2) 网络利用率:网络上多个信道的利用率的加权均值(这里别管这个“网络”是指什么);

对于平时上网来说,最重要的指标似乎是带宽和时延。对于普通的Web场景最重要的是带宽,而对于即时游戏来说延迟非常的重要。这也是为什么玩游戏的人买电信的网。

 

非性能指标

如费用、质量、标准化、可靠性、可扩展升级性、易管理维护性。就是一般商业产品的指标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